2.改革课程体系中和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的内容 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保持身心的健康,体育教材就要以此为目标,从而保证技校体育能够朝着更加健康和顺利的方向发展。教材内容的改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。根据体育课程安排的不同要求,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条件、不同层次、不同性别和不同兴趣的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要求。在教材的内容上可以选择更多、更为广泛和全面的教材内容,还可以涉及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体育活动项目,从保证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、本土化和弹性化。从健康的层面来看,教材内容要更多地表现出时代性、多样性、趣味性、民族性和实用性,从而形成独特的体育教材体系。 3.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,健全体育设备 体育老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直接领导者,而且还是“体育人口”的直接培养者,体育老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素质,还要进行不断地学习,要拥有对新兴体育的观察能力和敏感度,不断地进行学习,还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,从而更好地突破传统体育科目的限制,善于追求时尚和现代的体育理念。还要不断地强化对体育的宣传和鼓励,改变过去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,要真正地认识到终身体育不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,还是个人生存的基本因素。通过老师的“一专多能”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,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,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价值,从而自觉地养成锻炼的习惯,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。 4.把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和职业性进行融合 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基础性,教学的内容不但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运动和健身的基本操作方法,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,从而保证学生在跑、跳、投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挥,还要根据学生的职业情况,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,掌握现代社会中最为实用,也最贴近实际生活的体育知识和技能,从而保证体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、实用化和社会化,为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参考文献: [1]曾秋生.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[J].赤峰学院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09. [2]柴东宇.探析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[J].中国科技博览,2011. [3]肖园.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研究[J].中国科教创新导刊,2013. [4]刘茂明.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[J].现代交际,2013. (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) |